盼了好久的陽光終於露出了,今天真是個上山的好天氣,讓我的心情也跟著飛揚起來!加上昨天休息一天,腳步特別輕快,五箇山我來囉!
從南砺市福光出發先來到了城瑞町。這裡的建築出乎意料的古色古香,看起來是一座有歷史的小鎮,從街上還能眺望遠方積雪的的人形山,景色真是迷人,難怪街上寫著越中小京都的稱號,看起來不是簡單的地方。
早上遇到城瑞町要去上學的小學生們,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掛著鈴噹,走起路來叮叮噹噹的,一群小朋友走在一起更是響亮,好可愛的設計呀!應該是為了學童安全而規定的吧?
出了城瑞町開始進入山區,往五箇山的山路並不好騎,這路線十分陡峭讓我踩的非常吃力,好像在健身房踩不動重訓器材一樣讓我一路扭呀扭的,像一條爬不快的蟲在路上蠕動著。還好這條路比我想像的短很多,蠕動的狀態沒有持續太久,不用兩個小時,我就來到了五箇山的第一座合掌村,相倉合掌造り集落。
世界文化遺產的五箇山合掌造り集落知名度很高大家並不陌生,不過這個合掌集落並不是指單一座小村莊,而是五箇山上的三處有合掌造建築聚集的村莊,分別是相倉、菅沼和白川村。
每座村莊距離約莫十公里,如果要一次看完三處聚落至少要走三十公里山路,如果不是開車的話其實沒那麼容易呢!還好我騎自行車機動性高而且腿力還可以,就一路爬山慢慢看吧。
所謂合掌造建築,是因為這裡山上冬季時積雪嚴重,為了防止屋頂被過重的積雪壓垮,因應環境而設計的超傾斜式屋頂,這種像手掌合十般的傾斜屋頂能讓過厚的雪堆自然滑落,屋頂再疊上厚厚的稻草,可以有效保持室內的溫度,合掌造因此得名。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傳統防雪設計,既天然又十分合理,也因此被列為人類文化的遺產,真的是很聰明又可愛的建築方法。
早上九點來到相倉村,這真是一個夢幻又可愛的地方吶!那大大的超傾斜屋頂,根本就是從童話故事裡跑出來的玩意兒!小時候畫的房子儼然真實出現在眼前,讓人興奮又雀躍!
相倉這裡的傳統村落保持的很完整,除了村民或住民宿的車輛外來車一律不能進入,只能徒步漫遊,還好自行車停車不用收費,算是辛苦爬上來的小小獎賞。
在這兒你能看到住在村裡的老婆婆正曬著衣服,老阿北正在田裡翻土,襯托著那可愛的合掌造建築,悠閒寧靜的氣氛真令人舒適,仿佛置身在童話世界中,好夢幻的感覺呀!
在村莊裡走了幾圈,偶爾和村民打個招呼,他們很習慣觀光客的介入,應該不會太叨擾他們才是,可惜這份寧靜在一大團中學生校外教學的到來被打破,那孩童般的嘻鬧聲,讓我趕緊離開這地方,小朋友們還不了解這份文化的重要性,如此侵入這樣的環境是否妥當,還真令人擔憂。
我繼續往下個村落前進,十一點來到菅沼合掌造り集落。這裡的村莊比剛才的相倉大了些,而且腹地有兩塊,中間由一條隧道連接。有趣的是一半的聚落很商業化,都是開門賣吃的賣紀念品的店面,而另一半聚落完全大門深鎖,看起來是單純的住宅,而最後面有座露營場,看起來好像還不錯,如果這兒有便宜食物可以買,我還真想在這住上一晚。
這兩個村落觀光客都不算多,和白川村相比真的美麗許多。下午兩點我來到山路最頂端的白川合掌造り集落,哇賽!人山人海的遊客,臺灣人、香港人、韓國人,加上少許西洋臉孔,這裡是旅行團的出沒範圍呀!
白川村是三個聚落中最大的村莊,也擁有最多的合掌造建築。不過其實村莊中建築物很多,合掌造建築和一般建築比例約莫一半一半,都沒有相倉和菅沼來的單純,所以放眼望出去其實景色不如前兩個村莊美好,加上這兒商業化實在嚴重,四處開滿了賣觀光客的店面,也出現了一些不太傳統的門面,感覺其實頗糟糕,真的要說文化遺產,我覺得白川村快毀了,文化不是只建立在有形的建築上的,而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傳承才是!
我一直在尋找在網路上看到的合掌村冬季點燈的照片一景,原來這景色是從白川村的展望台所看出來的景觀。可以想見的是這兒秋冬之時會比夏天漂亮許多,加上每年幾次的點燈活動,童話世界般的景觀吸引全世界的遊客慕名而來,可惜今年春季相倉集落點燈在六月初,我想還有機會造訪的話,一定要選在點燈時期,相信會有更美好的感受。
逛完三個村落已經下午四點了,除非要留在這兒過夜不然我要趕快下山了。衡量了一下食物的庫存似乎不夠晚餐加明天早餐的份量,而且離天黑還有些時間,於是我決定折返下山,切往高岡市的方向。
傍晚五點半趕不及下山,於是在路邊的小雜貨店買了捲壽司和有點貴的麵包當晚餐,這時遇見了一列遊行隊伍,敲鼓吹笛還有像舞獅的玩意兒,前面一群小朋友戴著白毛爆炸頭,似乎是附近神社有什麼活動?這種和臺灣完全不一樣的宗教遊行感覺真是新鮮,可以體會外國人喜歡看臺灣的宗教活動那種趣味心情了。
接近六點來到了道の駅たいら,這兒是個安靜的好地方,幾乎沒什麼車輛經過,而且這裡也有零星幾棟合掌造建築,我就選在一間合掌造房子旁紮營,就算不能住進去,也讓我附庸風雅一下吧!
Distance 57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