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天天氣實在寒冷,昨天才下過雪,僅管我們往南推進了一些,在郊外露營還是件辛苦的事。
一醒來就要與寒風搏鬥,看路旁結了冰的小水灘,真的會讓人珍惜有屋頂的美好。
昨天在便利商店看到廣告,這附近似乎有賞梅的活動。於是一早我們先往山區移動,到城陽市的青谷梅林賞梅。
可能是時間還沒完全到花時,整片梅林約莫只開了一半,不過有紅梅、白梅、粉紅梅的交織綻放也是挺有看頭的,讓我想到尾形光琳所繪的紅白梅圖,原來日本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生活的呀!
賞完梅後我們繼續往原定目標大阪前進。
延著國道一號走,京都往大阪的國道與單車道整合的相當好,騎起來頗舒適,唯一可以挑剔的就是丘陵地的起伏有些多,拖著重重的行李爬坡還是挺累人的。
下午兩點抵達大阪,葉子在新今宮附近找了便宜的旅館投宿。這裡比京都的旅館還便宜,只要1400羊,雖然設備簡陋許多,
不過有牆有屋頂可以避寒,對我們來說是多大的恩賜呀!也就沒什麼好嫌棄的了。
趁時間還早,我們到市區走走。投宿點離通天閣很近,不過這裡並不熱鬧,看著街區的規劃與路邊關門的店家,可以想像這裡曾經有過一番榮景。
接下來我們想去看大阪市區最著名的跑者看板,結果在市區亂繞先來到了四天王寺,好吧!那就先參觀天王寺了。
大阪的寺廟和京都、奈良有很大的不同,沒有染上過多的商業氣息,連觀光客也幾乎沒有,只有幾位當地的居民很虔誠的參拜著。
這才是我對寺廟的想像,一個地區的信仰中心,如果全部被觀光客塞滿,還要收費才能參拜,是不是失去了信仰的意義了呢?
話說回來寺廟畢竟還是需要經營與維護,總不能拒人們於門外,這收益與信仰之間的平衡還真是不容易拿捏,希望這間寺廟能繼續保持下去。
有意思的是裡頭一座供奉藥師如來的宮殿,外觀的木材看起來風化破舊充滿歲月的痕跡,想必有相當攸久的歷史了,在旁瞻仰許久,這樣的建築風味真深得我心!
離開四天王寺,我們來到道頓堀,很順利的找到大阪的跑者招牌。
旁邊還有有名的大螃蟹、大章魚、大河豚,還有牛和龍!
是怎麼回事呀?整個街區的商家爭奇鬥豔,工讀生在街上努力攬客,人山人海的人潮,很明顯的大阪的中心就在這裡了!
在商店街繞了三圈,加上今天騎車在大阪穿梭,我的感想是,這裡和台灣真是像!
這裡的人車不若東京有秩序,管制也不如京都嚴格,抽菸的、闖紅燈的、逆向的、亂停的,在路上大亂鬥,也因為這樣騎車反而自由許多,至少不用找收費停車場了。
而大阪的商店街也和台灣類似,服飾、小吃餐廳林立,少了一些日本精緻小品的特色,或者可以說和別的城市比起來生猛許多,頗有台灣煞氣的豪放風格。
雖然人們總是把京都大阪視爲近畿平原上一座京阪都會區,不過在我看來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呀!
Distance 1161